隨著歐美等海外市場監(jiān)管持續(xù)收緊,我國出口兒童用品頻遭國外不合格通報和退貨。今年前8個月,我國出口兒童用品遭歐美等市場不合格質量通報298起。兒童用品是我省的重要出口商品,為此,福建檢驗檢疫局提醒福建企業(yè),應高度重視此隱性貿易壁壘。
今年,以歐盟、美國、日本為代表的傳統(tǒng)市場對兒童用品的管控力度日趨嚴苛。7月,歐盟修訂《玩具安全指令》,將3歲以下的兒童玩具雙酚A限量收緊為每升0.04毫克,這是歐盟半年來第二次收緊雙酚A限量;2017年起,歐盟還將對玩具新增4種常用防腐劑的限制。此外,美國對嬰兒車、兒童椅凳標準進行更新,日本全面修訂彈射玩具、沐浴玩具等產品的安全要求。
同時,這些市場對化學品和電子電器等商品的監(jiān)管趨嚴,對兒童用品的波及效應逐漸加大。如歐盟今年6月起實施的REACH法規(guī)修訂案規(guī)定,所有可能放入兒童口中的產品和可接觸部件的鉛含量不得超過0.05%。這將節(jié)日裝飾用品、大型趣味拼圖等兒童易接觸產品納入監(jiān)管范圍。
在歐盟、美國、日本的示范下,其他市場爭相仿效。今年前7個月,WTO成員方發(fā)布的兒童用品技術貿易措施達24條,同比增長33.3%,其中,非洲、中東及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占比87%,其要求已接軌歐盟最嚴標準,涵蓋兒童安全座椅、兒童護理用品、玩具等產品。以印尼、越南為代表的東盟國家,今年相繼推行“本土測試”新政,進口玩具須經本國實驗室檢測并認證合格后方可入境,此措施直接導致出口周期延長30日左右……
值得注意的是,許多國家還將自愿性標準轉化為強制性要求。如美國消費品法案要求嬰兒床、兒童背帶等所有耐用型兒童用品的自愿性標準都須轉化為強制標準,且每年應完成4項轉化。由于自愿性標準無須提前公告,往往沖擊更大。年初,美國以事故多發(fā)為由,要求銷往美國市場的平衡車須符合UL自愿標準認證才可進口,且不提供過渡期。
面對這些頻頻出現(xiàn)的隱性貿易壁壘,特別是未來三年多項針對出口兒童用品的新規(guī)將進入執(zhí)行高峰,福建檢驗檢疫局建議,相關企業(yè)應對照最新標準和法規(guī)做好應對工作,特別是從結構設計、原材料選擇等源頭防范安全隱患。同時,要從嚴檢測認證,確保產品符合相應的技術安全要求。此外,出口產品要提供醒目詳盡的使用說明和警告標志,避免消費者使用不當造成事故并引發(fā)投訴等糾紛,切實降低召回通報風險。